传统的艾灸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在给病人治疗时,烟雾大、气味难闻,对人的眼睛和呼吸系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尤其患呼吸系统疾病而咳嗽的病人刺激更为明显。一般的艾条在制作时,将要艾绒夯实,并且加大艾条直径,由此造成其在燃烧时造成其中心供氧不足而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研究表明,其烟雾主要成分为未完全燃烧的焦油、芳香油以及部分固体颗粒,PM2.5严重超标。其虽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其弊大于利。即便如此,目前市售的艾条最高温度也只有200多度,热辐射面积小,治疗时间长,治疗时掉落的火星易烫伤病人。北京有两位一直给人做艾灸的夫妇,用艾灸治好了无数病人,但是夫妇俩双双死于肺癌,应该是和长期受艾烟熏灼有很大关系,他们的后人没有再继承艾灸事业。
无烟艾灸是在总结古艾灸基础上按照现代大健康观念研制成功的新一代艾灸产品。经过多年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本品既保持了传统灸条疗效,又具有灸力强劲,无烟,耐燃,不污染环境的优点。
艾灸作为一种疗法已广泛应用,但其真正的作用机理却鲜为人知。很多人认为其起治疗的是芳香成分以及温热作用,但研究表明,芳香油的作用主要是在安神、杀菌上,口服可止咳平喘。所以真正的起到治疗作用的并非芳香油,温热作用也仅仅是远红外的特征。
现代科技表明,艾灸治疗过程中不仅能辐射远红外产生热生物效应, 而且还具有近红外产生非热生物效应,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艾灸的近红外特性更为重要。根据生物物理学原理, 一般远红外线能直接作用于人体的较浅部位, 靠传导而扩散热量; 近红外线能量较强, 可直接渗透到人体深层组织, 并通过毛细血管传到更广泛的部位。近红外辐射较远红外辐射波长短、能量强, 可穿透机体的深度近10 mm, 是远红外辐射的10 倍, 其光子能量能透入到人体组织深部的血管、淋巴管、神经末梢及皮下组织并为这些组织所吸收, 产生明显的光电作用和光生化作用, 因而能刺激穴位, 产生较强的得气感。同时,近红外辐射波产生生物非热效应可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内分泌功能和自主神经功能, 对全身性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人体是一个天然的红外辐射源,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红外吸收体。研究发现艾灸与人体穴位红外辐射光谱的惊人一致性。所以艾灸所释放的能量与人体发生共振辐射,同时加之微量元素的作用是其发挥疗效的基础。
在现代科技证据基础上加之多例临床案例表明无烟艾灸既保留了传统艾灸的的疗效同时也解决的传统艾灸使用的一大难题。